首页 能源新闻网 更多国产好钢走向“深蓝”

更多国产好钢走向“深蓝”

更新时间:2023-11-10 分类:能源新闻网

  ◎本报记者 魏依晨

  稀土如何为海洋工程提供助益?答案是:海工钢。

  日前,由江西理工大学、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钢集团)等单位完成的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板高效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海工钢”项目)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成功研制出系列高性能海洋工程用钢板并实现产业化。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深水、浪涌、低温等多重复杂而苛刻的服役条件也对工程用钢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海工钢具有高强韧性、大热量焊接、耐腐蚀、大厚度等特性,但制造难度大,导致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海工钢依赖进口。 南平新闻网

  在科研团队看来,建设“钢铁强国”,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等不来。

  “为此,新钢集团联合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国内钢企,通过理论计算、实验室和工业性试验等系统研究,成功研制出系列高性能海工钢并实现产业化。”新钢集团总经理助理、技术中心主任帅勇介绍,“海工钢”项目主要攻破了两个技术:一是“连铸+轧制”流程制造特厚海工钢板工艺技术取得新突破,解决了特厚板坯容易出现中心疏松偏析和表面裂纹等质量缺陷难题,研制出的EH690钢板认证厚度达到115毫米;二是集成创新海工钢板制造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了流程工艺集成技术,研发钢坯轧制温度、速度、压下量多场耦合轧制新技术,系统优化淬火介质、回火温度等热处理工艺。 党建新闻网

  据悉,该产品通过国际十大船级社认证,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更是畅销海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海工钢绿色高效制造关键技术集成。

  “在接触了海工钢的设计与研发后,我们团队逐渐发现,我国在海工钢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技术空白。”向海洋用钢材料领域深处探索的“种子”在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教授赖朝彬心中萌发。“空白意味着未知,也意味着有更多可能。”他说。

  试制过程中,赖朝彬带领攻关团队通过现场和线上指导,解决了海工钢生产的一系列难题,使“海工钢”项目成功“走出”实验室,实现从理论到中试生产的无缝衔接。 蚌埠新闻网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高性能海工钢的最大创新点,莫过于成功在钢种冶炼中添加了稀土氧化物。“此举在解决高强韧性特厚规格板心部质量均质化这一世界难题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了海工钢最关键的抗低温冲击性能指标。”帅勇介绍,这一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显著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更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目前,相关产品已应用于我国“深海一号”平台等国内外十多个重大工程,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下一步,研发团队还将开发-60℃极地专用海洋平台用钢及高强度级别的耐海水腐蚀钢。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科技日报讯 (记者叶青 通讯员李重杭 王哲)记者日前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admin 2023-11-10
◎本报记者 陆成宽 百米高塔比肩林立、球形储罐星罗棋布、望不到头的管道纵横交错……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admin 2023-11-10
在地下1000米的铜矿深处,无人驾驶电机车隆隆作响,工人在中控室操作就可实现矿石自动运输;选煤车间工人的白色工作服一尘不染,曾经烟尘弥漫的作业环境早已变了样;绿木成荫的工业景
admin 2023-11-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 传统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如何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
admin 2023-11-10
深秋时节,天气转寒。走进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的干燥车间,一股热意扑面而来,3台直径2米多的干燥机缓缓转动,管道内的煤泥经过烘干,进入精煤运输仓,随后装车运出,发往北方港
admin 2023-11-10
11月1日,在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度光伏组件集采中,不含运费的P型组件出现每瓦0.971元的报价,甚至低于此前备受关注的华电集团招标中出现的每瓦0.9933元报价。 光伏组件价格自年初的每瓦1.
admin 2023-11-10
● 本报记者 李嫒嫒 11月1日,新势力车企集中披露10月销量成绩单。“银十”底色十足,多家新势力车企10月销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理想汽车月交付首次突破四万辆大关。业内人士表示,
admin 2023-11-10
◎本报记者 魏依晨 自动化设备不停运转,工程车辆来回穿梭,生产车间里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10月下旬,记者来到江西新余高新区,探访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
admin 2023-11-10
在全球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在河南省濮阳市,“制、储、运、用”氢能全产业发展链条正在加速形成。绿氢制造项目、氢燃料
admin 2023-11-10